一場高溫之后,淋漓盡致的兩天小雨,讓成都的天氣從燒烤重回涼爽模式,悶濕的空氣雖然比晴天多了幾分難耐,但總體看,空氣質(zhì)量卻好了很多。何昌俊大哥今年正好50歲,盡管已經(jīng)當了幾年的爺爺,但他依然精神矍鑠,日均2-3單貨,和他的奧鈴5.2米輕卡在成都地區(qū)做短途運輸,日子平淡而幸福。
何大哥是個特別實在的人,精干坦誠,用他的話說:常在河邊走,一定會濕鞋。做事就要盡力,不能總想著投機取巧。何大哥的思維很傳統(tǒng),他心底認為,做好事就有好報,做壞事,不時不報,是時候未到。對于客戶,他是百分之百的盡心盡力,既要及時送達,又要保證貨物完整。“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跑貨運,太累了。”何大哥半開玩笑半自嘲地評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5月18日晚,何大哥與嫂子一同外出,裝上貨到達送貨地點后,因為已經(jīng)半夜,沒有裝卸工,兩口子就在車里湊合了一宿。奧鈴雖然只有一個鋪,但前排座椅的寬度,完全可以睡一個人,何大哥人不胖,睡在前排也能平躺。他說,這就是奧鈴駕駛室大空間的好處。
5月19日,星期六,早10點多,何大哥和嫂子開車卸完貨回到他們在成都傳化物流園附近租住的房子,短暫休息之后,中午再出發(fā)去裝貨。《卡車之友網(wǎng)》記者隨同何大哥夫婦一起出發(fā),去裝貨送貨,體驗他們的工作日常。
短暫休息之后,何大哥換了一件黑色的衣服,顯得年輕了很多。他的這輛奧鈴2016年7月出廠,上牌,還差一個多月就滿兩年了,車況非常好,像新車一樣。何大哥特別愛惜車:“有時候拉重貨,我都心疼,兩年來一直在服務(wù)站換機油。遇到溝溝坎坎,都要慢慢開,時不時的我也擦擦發(fā)動機。我覺得吧,就算賣二手車,也得要讓買家說:這個人的車用的真好。”實話實說,60年代的人,做事真的是認真,這是那個年代出生的人的一個特質(zhì)。
最初買這輛奧鈴,何大哥是為了拉活雞,5.2米的車身,比4.2米的能多拉,也能夠在鄉(xiāng)村里順暢通行。有幾個月,何大哥和兒子一直從成都拉活雞去拉薩,317國道上,奧鈴和他們父子二人為拉薩市民送去鮮美的雞肉,一路風塵仆仆,艱辛化作生活的美好。在拉薩吃雞肉的人們,估計也沒幾個人會想到盤中的美味,歷經(jīng)了那么多的辛苦。
車后掛著何大哥當年跑西藏時用過的防滑鏈。跑過317的老司機都知道這條路的艱苦,雖然路面狀況已經(jīng)好了很多,但是從成都出發(fā),一路海拔抬升,而且一路都是山路,彎多路窄,有些路段,經(jīng)常會有滑坡和落石,非常危險。經(jīng)常是從成都出發(fā)穿短袖,三天時間到了拉薩穿羽絨服。海拔落差3000多米,溫差時常超過30度,這一路,不僅考驗人的承受力,更考驗車況,如果車在中途拋錨,就是痛苦。何大哥的這輛奧鈴,表現(xiàn)完美,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12點40分,出發(fā)去裝貨。20分鐘的路程,路上偶遇的奧鈴兄弟不少于20輛,用街車來形容奧鈴在成都的地位,實在是再恰當不過。問及何大哥為什么這里的奧鈴基本上都是紅色,何大哥想了想,說紅色喜慶,大家買車跑貨就是為了賺錢日子過得更加紅紅火火。同時,吉利喜慶的紅色也包含平安吉祥的寓意。紅色車身奧鈴,和四川還真的很搭,四川人嗜辣,紅紅火火的顏色,不僅是辣椒和火鍋的顏色,也是奧鈴的顏色,是奧鈴帶給運輸戶紅紅火火的幸福生活。
雖然是熟悉的裝貨地點,倒車的時候,嫂子還是下車幫著何大哥看看路況,不論怎么樣,安全是第一位的。當然,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車子如果掛碰到,何大哥的心會真的很痛很痛的呦。還差一個多月兩年,何大哥的奧鈴已經(jīng)跑了13萬7千公里,從來沒有出過故障,每15000-16000公里,何大哥會去服務(wù)站換一次機油。除了換機油,這輛奧鈴從來沒有進過服務(wù)站,一方面是奧鈴的品質(zhì)過硬,另一方面亦可見何大哥開車的技術(shù)棒棒的。
說起奧鈴,何大哥那真的是滿心歡喜,“奧鈴真的很好,我們當初選這個車,一是看中了5.2米的尺寸,拉活雞,6.8米的車進不去村里,4.2米又小了裝的不夠多。5.2米正好合適。還有,就是康明斯發(fā)動機特別好,有勁,穩(wěn)定,沒毛病。另外,奧鈴關(guān)閉發(fā)動機之后,如果有人開車門,會自動報警。這點也是吸引我買奧鈴的原因之一。”
何大哥的這輛車,13.7萬公里,原車輪胎沒有換過,連氣都沒有充過。經(jīng)常跑鄉(xiāng)下小路,還跋涉過幾個月317,輪胎保護的如此之好,足見何大哥開車的認真仔細。愛惜車,就能節(jié)省更多的使用成本,運費里的利潤率就越高。談及何大哥開車的認真,他說主要還是為了節(jié)省成本,現(xiàn)在的運價太低,開源節(jié)流,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對車越愛惜,在車上的開支就越少,就能把更多的錢拿回家。
倒短,時間緊,幫客戶裝卸貨是經(jīng)常的事。何大哥也是這樣,既是司機,又是裝卸工。“要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有時候太晚了裝卸工下班了,也不好再麻煩別人,就只能在車里湊合一晚上。奧鈴的這個臥鋪,說實話很管用。跑西藏那段時間,我和兒子兩個人,就是不間斷的開,一個人開,一個人睡。這個臥鋪的設(shè)計,太實用了。”
都說車輛三大件,如今在三大件同質(zhì)化嚴重的時代,細節(jié)的出彩,更能獲得卡友們的稱贊。福田奧鈴在防盜報警和駕駛室的舒適度方面的設(shè)計,實用體貼,真正的做到了從卡友的使用角度出發(fā),安全性和舒適度兼顧。能夠成為成都地區(qū)輕卡街車,福田奧鈴憑的是過硬的真本事,能夠長期盤踞銷售榜首位,靠的就是軟硬件的綜合素質(zhì)明顯領(lǐng)先。
裝好貨,出發(fā),道路有些顛簸,但是奧鈴的表現(xiàn)很好,減震出色。特別需要提及的是何大哥開車時候的心態(tài),遇到紅綠燈或是轉(zhuǎn)彎,都提前減速,遇到紅色,提前100多米就開始減速,計算著車輛到達紅綠燈時,基本上紅變綠,車輛不用停下來等待。遇到路況不佳,會緩速通過。前進或是倒車的時候,特別注意不讓輪胎壓到異物。
“路況不好,就要慢慢的過,輪胎不受損,也不會有積水和泥巴濺到發(fā)動機上。”何大哥堅持認為:車如人。一方面是車的構(gòu)造和人差不多,發(fā)動機是心臟,機油是血管,柴油像是飯菜,大燈是眼睛,喇叭就是嘴巴。另一方面,何大哥認為車如其人,簡單說,就是看見司機的模樣和打扮,就大致知道他的車保養(yǎng)的如何,駕駛室里是不是整潔。“基本上,看見司機,就有七八成的把握知道他的車什么情況,駕駛室里是不是整潔干凈。”
平日里,何嫂在家里帶孫子。這些天陪同何大哥一起出車,到了目的地,何嫂聯(lián)系貨主,確認具體的卸貨地點,何大哥趁機放松一下,抽根煙緩緩開車時緊張的情緒。輕卡送貨,一般都是急貨,對時間的要求高,通常,都是跑國道省道,路況相對高速來說,復雜很多,頻繁的剎車和轉(zhuǎn)彎,一定要高度集中駕駛注意力,這樣的路況對于駕駛員的疲勞度提升很快。雖然是短途,但是駕駛員疲勞感很強。
突發(fā)事件:何大哥到達收貨方給的送貨地點后,給收貨方打電話,才發(fā)現(xiàn)貨主給的收貨人電話號碼是錯的。緊急聯(lián)系貨主,終于聯(lián)系上收貨方,卻又發(fā)現(xiàn)送貨地點也給錯了。上圖是何大哥在路邊焦急的等待貨主的回電。跑車很多年,這樣的烏龍事件,何大哥也遇到幾次。這一次,因為是熟悉的貨主,合作過幾次,彼此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信任,所以他偷懶沒有提前給收貨人確認信息,沒成想,卻遇到了烏龍事件。耽誤了下一趟貨的時間。
作為運輸服務(wù)供給者,司機不單需要把貨物安全送達,更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服務(wù)能力。裝好貨品,一定要清點數(shù)量,核對發(fā)貨單。同時要和收貨方確認送貨地點,確認對方的工作時間,以便自己到達時候能夠有人及時卸貨。此外,語言的溝通能力和禮貌用語也很重要,遇到不和氣的貨主,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要爭吵,就事論事,不要用方言里的口頭禪。因為方言不同,對于口頭禪的理解不同,很容易造成誤解。
勞動者都不易,每個人都有別人看不見的難處。換位思考,更容易幫助溝通。還有,遇事不慌,冷靜能夠幫助我們把事情處理的更好。何大哥確認好正確的送達地點之后,計算了下送完貨之后返程的時間,趕緊給預(yù)定好4點裝貨的下個貨主電話,告知對方因為送貨地點變更,會晚回來,如果等不及,請找別的車裝貨,不要耽誤送貨。
知情達理,像何大哥這樣的做法,值得贊揚。遇到突發(fā)事件,如果耽誤了下一個計劃,一定要第一時間妥善安排,切不可拖延到計劃開始的時間再和合作方溝通,這樣會耽誤合作方的計劃安排。說小了會影響一件事,說大了會影響全盤計劃。
繼續(xù)上路,五月的蓉城,繁花似錦。金堂位于成都東北方,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山有水,是非常不錯的休閑放松的地方。在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里趕路,何大哥心情也是愉快的。
終于,到達送貨地點,淮口的一個新建小區(qū)。何大哥這次裝的貨是消防箱,看來,是這個新建小區(qū)使用的。有了這些消防箱,就能保證小區(qū)內(nèi)的消防安全。何大哥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實則關(guān)系到千家萬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何大哥他們這些駕駛員的辛苦付出。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離不開我們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的恪職盡責。
卸完貨,何大哥特意把奧鈴車頭打起來,給《卡車之友網(wǎng)》展示他引以為傲的奧鈴發(fā)動機?得魉3.8L發(fā)動機經(jīng)過近兩年13.7萬公里的運行,依然嶄新,除了歲月的痕跡,幾乎看不見其他損傷。沒有泥巴,沒有油污,發(fā)動機質(zhì)量杠杠的好。在行駛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聲音清脆不發(fā)悶,很好聽。
返程前,何大哥去工地旁邊的簡易小店買煙。說到為什么開車,他老派的作風又展露出來:“我們家族唯獨不缺的就是開車的師傅。小時候,我跟人學殺豬,自己干了幾年,后來有老人說人要向善,不要再殺豬了。我想想也對,就去開拖拉機,一直開到現(xiàn)在。”不論做什么,人都要向善,和氣生財,善良做事,全力以赴。
何大哥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做事問心無愧,就是最好。
相關(guān)鏈接
•專注快遞物流,解決市場痛點 福田奧鈴引領(lǐng)輕卡行業(yè)變革
•萬里挑一:零界分銷構(gòu)建多贏格局,奧鈴速運輕卡全國上市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