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色综合网站_2025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_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第一页_av资源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chuàng)專欄

李大開:一波三折尋機遇(大開眼界系列)

日期:2015-01-23     來源:卡車之友     作者:王曉輝

    陽春三月,春風又一次吹綠了大地。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生機盎然,蔥翠欲滴。法士特西郊廠區(qū)大門內的三棵松樹,櫛風沐雨,在走過了漫長歲月之后更顯得蒼勁有力。它們既是法士特風雨歷程的歷史見證,又是法士特峰回路轉走向輝煌的真實寫照。


    當年,這里還不曾像今天這樣高樓林立,花團錦簇?杉幢阒挥泻喡膹S房,泥濘的小路,這里也是一片生機。就是在這些松柏的陪伴下,工人們揮汗如雨,奮力生產。


    技術改造的不斷升級,讓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先進的高科技設備,生產的產品成本更低、質量更好。

 

1法士特公司現代化裝配生產線.JPG


    “是啊,父輩們將鐵錘傳給了我們,我們不能再把鐵錘傳給下一代了!”一些有知識、有遠見的職工們興奮的笑容背后,是發(fā)自內心的幸福。在法士特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中,由技術改造獲得  的歷史性突破正在為萬名職工謀劃著福祉,為法士特謀求著長遠的未來。技術改造對于法士特來說太重要了,它仿佛是一對翅膀,助力法士特騰飛。


    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法士特人怎能忘記2001年合資后,企業(yè)緊緊抓住市場的機遇,制定了超常規(guī)、跨越式發(fā)展目標,實施了“提升制造水平、擴大生產能力”的技術改造項目。他們以“市場前瞻,科學決策,快速反應”為理念,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走在了市場前面。他們的掌舵人科學預測了市場的未來走向,確定了投資方向,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市場發(fā)展。他們精心論證,尋求最優(yōu)的方案,以更低的成本,實現了高速度的發(fā)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項目,達到了投資的效益最大化。

 

10法士特生產圖片1.jpg


    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法士特人怎能忘記,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中,法士特有備而來,2001年與湘火炬合資,投資1.3億元進行了先進數控設備的改造。2004年市場迎來井噴,中國的重卡產品供不應求,得益于前幾年的技術改造,法士特的生產全面滿足了市場的龐大需求。十多年來,企業(yè)先后拿出50余億元的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建設投資,幾乎無一失誤。
    


    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法士特人怎能忘記,2005年汽車市場一度處于低潮,法士特并沒有因為大環(huán)境的變化沉淪,而是準確預測到市場很快將迎來大發(fā)展,果斷在西安高新區(qū)建設了新工廠,隨著新工廠的建成投產,2006年,市場在預料中迎來了爆發(fā)。

 

DSC_9209.jpg


    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法士特人怎能忘記,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許多廠家都放緩了新項目建設的步伐,唯有他們的掌門人根據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再次預計危機過后必有市場的高潮,以前瞻性眼光繼續(xù)加快大規(guī)模技術改造和新品開發(fā)的步伐。


    12擋變速器、16擋變速器、20擋變速器、6DS變速器、AMT變速器,采用全鋁合金殼體輕量化設計的一系列變速器等新產品相繼問世,迅速占領了節(jié)能產品的制高點,滿足了重型商用車用戶多擋位、輕量化變速器的需求,成為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一面旗幟。


    看!法士特的技術在持續(xù)攀升;看!法士特的質量在大幅提升;看!法士特的產能在不斷增長。


    憶往昔,歲月如天邊的那些紅云一般悄無聲息地流淌著。人生的許多經歷都被她裹挾而去,消失得了無痕跡?扇杂幸恍┗蚣ぐ骸⒒驊n傷的往事如同日月經天,無論時光的飛刃如何鋒利,也剪不斷那刻骨銘心的縷縷記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004年,中國的重卡市場迎來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面積井噴,那一年,法士特獲得了資金支持,順利完成了技術改造,在市場的井噴中賺了個盆滿缽滿。
在一片大好的市場前景下,法士特的這些好職工們干得更起勁了。車間里、工位上,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那股虎勁兒。


    我們是法士特的好職工,日夜戰(zhàn)斗在企業(yè)中。為國為民做貢獻,一片丹心火樣紅。


    隱約之間,可以聽到遠處職工的整裝待發(fā),歌聲雖不清雅脫俗,卻高昂嘹亮;歌聲雖不仙樂繚繞,卻韻律流暢。隱約之間,可以聽到他們的議論: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會下神。還是跟著李總干咱們法士特的職工有前途。


    好事情總會一波三折、好事多磨。2004年的冬天,法士特的職工徘徊在不安與期待的十字路口。


    當眾多卡車企業(yè)舉辦慶功會并準備在2005年摩拳擦掌大干一場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市場表現讓所有的專家學者們措手不及。這一年,剛剛有所起色的中國重卡市場殺了個回馬槍。全國重卡銷量突然低迷了下來,比2004年的37萬輛狠降40%。


    為法士特增過光、流過汗的硬漢子們,突然失去了往昔爽朗豪放的笑聲。


    沒錯,2004年的市場增長,讓企業(yè)獲得了高速發(fā)展,讓職工的工資有了空前的提高,讓職工的生活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正當他們想再跟隨著他們的好領導大干一場的時候,市場的急劇下滑讓他們體會到了市場的殘酷。


    這會不會是市場的終結呢?職工們難免擔心了起來!


    李大開不僅是技術專家、營銷專家,常年研究宏觀經濟,在市場上奔波,也讓他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市場專家。特殊的職業(yè)身份與背景,讓他游刃于傳統(tǒng)與現代管理的中間,進行著不同文化、領域的融合與過渡?丛谘劾,記在心里,李大開不斷地疏導著職工們心中的壓力。他說,2005年中國重卡銷量的下滑其實有跡可循。


    他分析認為,由于宏觀調控,國家在資源的開發(fā)、大工程的建設等方面采取更加審慎的態(tài)度,過去那種通過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進而帶動商用車行業(yè)一直保持超高速增長的可能性將告一段落。促進重卡高速增長的外在條件在逐步減少。


    他分析認為,當年鋼鐵、煤炭等資源的漲價,增加了汽車企業(yè)的制造成本;而燃油價格持續(xù)上漲,使得用車成本大大增加,對用戶在經濟上和心理上產生了巨大壓力。


    他分析認為,自1998年以來,重卡已成為市場增長率最快的一類車型,大大超過了其他貨車的增長速度,連續(xù)呈“井噴”增長態(tài)勢,促使重卡市場保有量不斷擴張,增長空間進一步縮減。因此,重卡市場保持低速增長和波浪形的上升形勢將成為一段時期的必然趨勢。


    他分析認為,“十一五”期間,國家依然會繼續(xù)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速開發(fā)西部地區(qū)以及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加大,水電、水利、油田、公路、鐵路、房地產開發(fā)、城市交通和環(huán)保工程等領域都會對重卡產生巨大的需求。


    “法士特人絕不能被眼前的慘狀嚇倒,更不能在此時手軟,不對未來進行籌謀。眼下,法士特一定要一邊滿足市場需求,狠抓生產;一邊籌措資金,通過技改手段擴大產能,以備未來的市場需求。法士特一定要通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外出學習,抓點試驗,克服眼前的困難,提前做好技改工作。”


    一次次的會議上,儒雅的李大開手拿著一摞摞的材料、數據、雜志、報紙進行分析對比。一次次的會議上,有理、有利、有節(jié)地耐心講解讓法士特人上上下下提高了認識,統(tǒng)一了思想。


    是!從李大開1995年開始擔任法士特的掌門人之后,他什么時候讓大家失望過?


    2004年1月,在籌集了近10億元的資金后,位于西安高新廠區(qū)的西安法士特汽車傳動有限公司開始建設了。


    當李大開點燃了手中的炮仗,確定項目開工建設時,天空中飄飄灑灑地下起了雪。這是古城西安新年的第一場雪,它會是“瑞雪兆豐年”的吉兆嗎?


    在長達21個月的工期建設后,一期工程最終在次年的9月落地。法士特汽車傳動有限公司的雙中間軸系列變速器齒輪類零件陡然從原來很小的生產能力提高到了500萬件;變速器殼體類零部件提高到了5種80萬件;熱處理生產線年處理滲碳淬火件提高到了500萬件;新上馬的1條總成裝配線,也讓年裝配總成能力達到了5萬臺。


    與此同時,法士特鍛件供應基地,位于寶雞的齒輪鍛件自動生產線技術改造也悄然提上日程。


    說干就干。2005年3月,這個總投資2.4億元的齒輪鍛件自動生產線技術改造上馬。改造完成后,寶雞公司年生產能力將新增鍛件1300萬件,約合5.4萬噸,年總產能力達到8萬噸。原本,這里的鍛造生產能力僅有2萬噸,不僅不能滿足當年4萬噸的鍛件需求,更不能滿足公司生產經營的中期發(fā)展需要。改造后,這里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一倍多。


    在一片猜測與企盼中,2006年,中國重卡市場匆忙走過了第一季度。


    本以為市場會在2005年的大幅下滑之后快速走高,可結果沒有想象中的樂觀。


    2006年一季度,中國重卡行業(yè)實現銷售65963輛,較去年同期下降8.13%,去年政策調整的余震猶在。與重卡行業(yè)唇齒相依的變速器產銷同樣如此。


    冬日的寒風吹遍了法士特的整個廠區(qū),法士特人不自覺地打起了冷戰(zhàn)。


    “夠了,夠了,見好就收吧!法士特眼下的產能已經夠多了,按照這個形勢,可以滿足以后很多年的市場需求了。”


    “夠了,夠了,再這樣繼續(xù)下去,豈不是勞民傷財?”在連續(xù)1年多的時間里,看不到希望的反對者開始發(fā)聲。有人開始質疑,李大開的判斷也許有錯,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產能很有可能會給法士特帶來一種巨大的浪費,這種行為必須終止。


    “錯了,錯了,法士特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產能的步伐才剛剛開始。”支持者反駁,技術改造工作在法士特的歷史發(fā)展中,一段時期內要長期存在。未來的市場之大,遠超我們的想象。


    反對與支持,先進與落后,成功與失敗,深情對話,激情碰撞。


    此時的李大開,更多的時候反而是笑而不語。“還是讓市場去檢驗我的判斷吧!”這是他的內心獨白。


    辯論的聲音余音繞梁,市場就在經歷了連續(xù)2年的平穩(wěn)發(fā)展后,于2007年迎來了報復性的反彈。


    這一年,中國重卡市場銷量同比2006年大增六成以上,全年高達50萬輛,中國重卡市場繼2004年之后再一次迎來了一個久違的春天。


    喜人的井噴形勢讓很多當年沒有進行擴產能的企業(yè)懊悔沒有抓住機會,相反,由于技改而獲得的產能卻讓法士特在這一年滿負荷地生產,效益翻番。企業(yè)再一次賺了個盆滿缽滿。


    2007年重卡市場的井噴,是新的上漲的開始還是最后的瘋狂?法士特又將選擇誰?


    樂觀的李大開顯然傾向于前者。


    李大開認為,中國未來市場的需求,必然還會如以往一樣,呈現波浪式的上升態(tài)勢。市場壞的時候,法士特不僅要上馬技改項目,好的時候,還是要上馬技改項目,因為未來,市場會出現更高級別的市場增量。


    為什么?  “最簡單的就是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建設沒有停止,GDP的增量遠沒有到達頂峰。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卡車需求就會有16%的放大;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00億元,卡車銷量就會新增1.5萬輛。”李大開有著自己的判斷。這是理性的思維還是瘋狂的想象?市場同樣需要給李大開一個證明。


    事實上,在看好中國卡車市場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李大開心中也有隱憂。


    變速器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特別是整車廠家不斷地自行研發(fā)變速器產品。法士特的未來增長又在哪里呢?雖然當前,這種隱憂可以忽略不計。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法士特在卡車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越來越高。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要開辟新的領域。但這個領域又不能是其他產業(yè),必須和傳動系有關。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法士特的產品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技改的設備也必須要越來越好。


    未雨綢繆是一個有責任的企業(yè)家繞不開、躲不過的課題——這決定了企業(yè)的未來。


    “向鄰近的產業(yè)要產值、要效益,率先進行客車變速器項目改造。”一次次會議,李大開與他的戰(zhàn)友們熬夜奮戰(zhàn)在思考的陣地前沿,在經過大量的討論與分析后,李大開最終決定:再一次購買國外最先進的設備,以應客戶對變速器產品的不斷升級要求。


    2007年,法士特在市場的高速增長中趁熱打鐵,分別在傳動公司高新廠區(qū)一期廠房內進行年產3萬臺的客車變速器產業(yè)化技術改造工程,以及年產12萬臺的多擋位重型變速器產業(yè)化技術改造工程。兩項工程合計投資4.06億元,引進工藝設備467臺。


    2007年,通過充分的市場調查,法士特在設備選型中,決定選擇采購高效高精度的齒輪加工、軸類加工、殼體加工等加工機床,這使得高新廠區(qū)的重型變速器生產能力擴大到了15萬臺/年,同步器的產能達到了20萬套/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問題出現了。


    連續(xù)引進的先進機床設備,以法士特職工現有的水平能玩轉嗎?


    計劃經濟時代,很多企業(yè)不惜重金引進國外先進設備,但剛剛搬到了廠房,又都悄然搬離了廠房的現象不是沒有出現過。職工們欣喜之余,埋怨、失望、嘆息的全是因為這些設備太先進,搞不懂也玩不轉。


    “別人能做好的事情,法士特一定也能做好,而且做得會更好。因為我們是法士特人。”李大開鼓勵職工。


    是。》ㄊ刻厝吮仨氁诓煌臅r代下,適應不同的時代需求。2003年,法士特就曾經斥巨資引進了一臺用于淬火的環(huán)形熱處理設備,這臺亞洲唯一,全世界只有4臺的設備,不也沒有難倒法士特人嗎?


    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法士特的不斷發(fā)展,法士特在引進職工的時候,對文化和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法士特的一線工人隊伍中,很多都是來自全國重點高校的本科生。但毋庸置疑,也有不少是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的老職工。


    “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要不惜代價,不惜經費,補償職工們的智力欠賬。要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措施,采取多種的學習方式鼓勵職工們學習知識文化。要開展崗位技術練兵活動,讓求知、學知的欲望在法士特職工的心中點燃。”一口氣,李大開連著說出了三個“要”。


    一聲令下,以往這些出大力、流大汗的職工們?yōu)榱诉m應新時代,新設備,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的勁頭鼓得更足了。


    知識競賽上,我們可以看見,法士特的職工們對答如流、神采飛揚。


    技術比武上,我們可以看見,法士特的職工們真刀真槍,精彩紛呈。


    教育培訓中,我們可以看見,法士特的職工們集中精神,聆聽教誨。


    是啊!勤勞,刻苦的法士特人,哪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哪有蹚不過去的湍流水。


    耐人尋味的是,歷史有驚人相似的一幕。


    在2006年國內重卡市場增幅24.8%,2007年增幅58.7%之后,2008年再度“飛流直下三千尺”掉頭向下,市場在下半年一瀉千里,開始出現了如2005年一樣的大衰退。
金融危機來了!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或幾個國家與地區(qū)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yè)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性的惡化。


    這一次,美國的次貸危機終于徹底打破了華爾街神話。貝爾斯登中彈倒下,有著158年悠久歷史的雷曼兄弟宣布破產。一個席卷全球的系統(tǒng)性風險正在爆發(fā)……


    這一次,這個藍色的星球,正在經歷著百年不遇的一次金融危機。在聯系越來越緊密的全球化大背景下,這樣的危機不可能只關乎美國,每一個大洋彼岸的中國人都必須要密切關注它將會給我們的普通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法士特也不能幸免。從以往每月產量四五萬臺,陡然降到了一萬臺。突然減少的訂單,讓法士特的職工們清閑了許多。一周七天,工人們甚至只需要工作三天,可以休息四天。


    清閑下來的職工們反而想開了。“以前忙沒時間休息,這次剛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思考一下未來如何發(fā)展了。”


    這一次,法士特的職工們思維有了180度的大逆轉。他們明白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會使得他們的生活產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但他們更樂觀了,也更成熟了。


    這一次,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質疑了,他們知道,金融危機之后,市場一定會像他們的老總分析的那樣否極泰來,再度走高。因為,2007年的市場容量遠沒有到達中國重卡市場的頂峰。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中國的經濟一直在大踏步地前進,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高樓大廈、修河筑壩……這些,都需要卡車的助力。如果今天不準備好,機會就會在一瞬間流逝。


    天是藍的,心是紅的,法士特職工的思想是齊的。這一年,法士特的技改項目特別多。


    雖然工人們閑下來了,但法士特的各個廠區(qū)卻人聲鼎沸、機器轟鳴。


    3月,法士特傳動公司高新廠區(qū)二期12萬臺多擋位重型汽車變速器新增技術改造項目動工,工程計劃于2009年二季度建成投產。


    項目擴建了3.3萬平方米生產用廠房,新增各類工藝加工設備及檢測儀器446臺套,組建6條殼體柔性加工生產線,14條齒輪及軸加工生產線,3條熱處理生產線,1條總裝生產線。新增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車床……


    6月,法士特年產15萬臺取力器和20萬臺氣缸技術改造項目在西安西郊廠區(qū)破土動工,并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


    7月,西安西郊廠區(qū)重型變速器殼體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開始施工,項目計劃在2009年6月正式投產。項目總投資2億元,在西安西郊廠區(qū)聯合1號廠房內,利用原有殼體加工工藝設備38臺。新增濕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等各類工藝設備89臺及輸送軌道。組建變速器殼體、離合器殼體、雙H殼體柔性生產線等8條先進的流水生產線……


    金融危機使得法士特以低價購回了大量的先進設備。


    這一次,關于未來經濟走向的預測法士特人全部命中。


    當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四萬億“救市”計劃震撼出臺,一批批關于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迅速獲得審批通過。當學究們還在憂國憂民地擔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多的決策,公共資金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之時,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擔心的是股票能否止跌回升,債券能否及時有效贖回,手里的鈔票能否更加值錢,中國的經濟能否重拾升勢?


    而法士特的職工們擔心的卻是,新的一年,企業(yè)的投資能否有更大的收益,自己的收入是否能再度裝滿荷包?


    雖然相對樂觀,但2009年的市場并沒有如他們預想的那樣快速復蘇,法士特職工們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絲遺憾。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fā)!


    彈簧壓得越低,反彈的高度也會越高。


    當大家的沮喪變得習以為常時,市場在人們的預料與期待中開始回暖。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一組數據可以表明,這一次,它反彈的高度與以往真的不一樣——2010年我國重卡(含非完整車輛和半掛牽引車)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01.74萬輛,比上年增長59.93%,增幅比2009年高42.22個百分點。


    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1350萬輛,首次坐上了世界汽車年產銷冠軍的寶座;2010年,我國汽車銷量突破1800萬輛,再度打破了由美國保持的汽車年銷量世界第一的紀錄。相比之下,重卡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大關,并沒有引起太多關注?蓪τ诹私庵乜ㄐ袠I(yè)的李大開來說,100萬輛意義非凡。


    “這是世界汽車工業(yè)史上的奇跡。”李大開說,縱觀世界汽車工業(yè)的歷史,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重卡銷量曾經達到過100萬輛。
統(tǒng)計數據支撐了李大開的說法。


    資料顯示,作為世界傳統(tǒng)的重卡生產大國,美國2008年重型汽車銷量占全球重型汽車總銷量的1/4,為40萬輛左右。2010年,世界最著名的德國曼重卡銷量為6萬輛。反觀我國,重卡行業(yè)前5家的公司銷量基本都全面超過10萬輛。中國重汽、解放、東風、陜汽、福田……


    人們期待還有更多的企業(yè)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


   “突破100萬輛大關,意味著我國重卡年銷量已占世界重卡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法士特也迎來了企業(yè)發(fā)展的最高峰。


    這一年,法士特也登上了企業(yè)發(fā)展的最高峰——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26.2億元,完成工業(yè)總產值131億元,同比增長雙雙超過67.3%;產銷重型變速器89萬臺和85.3萬臺,同比增長雙雙超過71.2%;超額完成了企業(yè)確立的“十一五”產銷超百億元目標,各項經營指標連續(xù)9年保持行業(yè)第一,重型變速器產銷量連續(xù)第6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


    雖然知道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并不看好2011年、2012年的市場表現,經過仔細分析之后,李大開還是認為,中國未來市場的需求,必然會呈現以往的規(guī)律出現波浪式的上升態(tài)勢。


    此時,法士特最受歡迎的新產品,12擋的變速器每日的產量已經達到了700多臺。但即便如此,這款節(jié)油性突出的產品還是不能滿足日趨增長的市場要求。“每天都有廠家催促著我們要訂貨,還有很多的一線客戶直接到廠家來訂貨。”銷售公司的相關負責同志一邊高興,一邊向李大開反映市場情況,希望生產部門能夠盡快調整步伐,再進一步加快生產。


    高興之余的李大開并沒有忘乎所以。在他的心中,一個個更加龐大的技改項目正在醞釀。


    果斷投資傳動公司1.4億元技改項目。建設33000平方米的新車間,新添設備130臺,新增12擋變速器的產能,必須要趕在2012年11月前投產。技改后,傳動公司原車間12擋二軸上的齒輪因采用新的生產工藝,必須再新增軸齒類零件生產能力60萬只/年,以滿足日產1000臺12擋變速器的巨大市場需求。


    果斷投資8000萬元,安裝設備89臺,用于西郊廠區(qū)年產25萬臺變速器齒輪生產線的改造工程。項目必須要趕在2012年3月前投產。


    果斷投資1.8億元,用于新增寶雞廠區(qū)年產3萬噸齒輪鍛件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項目購置大型設備34臺,必須趕在2012年11月前投產。以實現新增齒輪類鍛件3萬噸/年,使公司的鍛造能力達到了7.4萬噸/年。同時,為配合該項目的實施,還必須對模具車間進行5860萬元的技改投入,新購置設備29臺。


    果斷投資2.61億元,購買設備283臺,用于寶雞廠區(qū)年產10萬臺DS系列單箱雙中間軸變速器的建設項目。必須趕在2012年11月前投產。


    果斷投資寶雞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鍛造三期的技改項目。項目計劃在2013年5月前投產,以滿足公司各生產廠區(qū)對主要齒輪及軸類鍛件的需求,為法士特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


    從上面的文字中,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看出,在一系列的投資中,李大開要求各技改項目的完工日期基本都是在2012年,這是為了什么?


    原來,雖然在2010年市場出現了井噴之后,李大開并不看好2011—2012年的市場表現,但經過仔細分析,他預測,2013年之后,中國重卡市場將會再度出現轉機。


    “調整有什么不好?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一直高速增長,適當的休息很正常。因此我想,2013年,中國重卡市場能比2012年微漲10%就很不錯了。但我期待2015年或者2016年市場能夠快速拉升。我也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的經濟依然會保持強勁,因為中國有這個底氣。雖然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但與美國相比,我們的經濟總量并不高。我們的中西部地區(qū),甚至是江蘇、山東等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一些地方依然還很落后,這都使我們經濟的發(fā)展后勁十足。因此,我們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抓好企業(yè)的基礎建設,為法士特的未來打好基礎。”


    此外,在國內市場得到滿足的同時,有了廣泛知名度的法士特也必須將眼光看得更寬一些——朝海外市場進軍。“那是一片有待于征服的藍海!”


    最近幾年,我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出口已逐步取得了國際上的認可,由早期的供應國外維修市場,逐漸轉向了加入國際著名汽車公司的整車零部件跨國采購計劃中。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yè)紛紛對出口市場寄予厚望,開辟更多的新興市場是很多企業(yè)需要考慮的重點,為此,他們大多在未雨綢繆、厲兵秣馬。而這一點,法士特也先于同行實現。20世紀90年代,面對國外市場良好的發(fā)展機遇,陜齒一直不斷地改進,提升企業(yè)內功,在進一步鞏固國內市場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與知名跨國公司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盡量滿足對方的采購需求,獲得了以嚴苛著稱的伊頓公司的青睞,成為伊頓公司優(yōu)質的海外配件配套商。


    根據法士特現有的出口產品和跨國公司計劃新增采購產品的情況,受產能制約,現有的出口齒輪不便于生產組織,致使不能充分地滿足出口市場需求,因此,新建一條現代化、專業(yè)化的出口齒輪生產線,也勢在必行。


    為此,除了以上項目之外,2010年李大開又果斷投資新增年產140萬只出口齒輪及發(fā)動機齒輪生產線的技術改造項目。這是利用法士特傳動公司前期已建成的廠房以及輔助配套的設施進行的技術改造項目。技改內容主要包括:購置進口數控滾齒機、磨齒機、滾刀磨、加工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設備等。


    一個項目沒完工,另一個項目又開始動工;一個產品剛剛開始熱銷,另一個產品就開始研發(fā)、生產。這個特色屬于未雨綢繆的李大開,這個特色屬于光榮的法士特職工。也正是由于李大開在技改項目上的舍得投入、敢于投入、提前投入,才使得法士特在風云突變的市場上,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取得了超出預期的大發(fā) 展,才使得法士特有了攀越高峰的底氣。


    是。√一M天飛的陽春三月過后,果實綴滿枝頭的金秋九月還會遠嗎?


    不僅是李大開期待著這一天,法士特的職工期待這一天,關心中國汽車發(fā)展的每一位中國人都期待著這一天。


                                  

  • 【責任編輯:卡友】

驗證碼: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稿件、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必需獲得本網的書面授權才可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的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非原創(chuàng)稿件來源于客戶供稿或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的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會盡快移除被控的侵權內容。
不良信息舉報 頻道信箱 給我們提意見 新版首頁上線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版權所有 北京卡車之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卡車之友網站 京ICP備1204618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5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