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思維是阻礙創(chuàng)新的最大障礙。在做經(jīng)濟樣本采集的時候,習慣了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采集行業(yè)典型案例,很容易忽略其他地區(qū)的優(yōu)質(zhì)樣板。跟蹤甩掛運輸多年,我們習慣了在珠三角、長三角和閩粵沿海地區(qū)尋找榜樣企業(yè)。然而,不經(jīng)意之間,我們發(fā)現(xiàn)在膠東有一家企業(yè),甩掛運輸效率超乎我們的想象。月均單車行駛里程接近4萬公里,這家企業(yè)偏居山東半島一隅,然而,正是這樣一家企業(yè),用單車15個月近60萬公里的速度向汕德卡26個月100萬公里的記錄發(fā)起強力沖擊。
榜樣的吸引力是無窮的,十一長假結(jié)束,《卡車之友網(wǎng)》記者找到這家名叫煙臺群利物流有限公司的煙臺往返武漢之間汕德卡特快專線班車,走進駕駛室,體驗來自膠東半島的甩掛運輸榜樣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
10月11日,武漢,陰,間歇小雨。
9:20,魯FAC533駛?cè)胛錆h東西湖群利物流基地。
卸下掛車,掛上滿載貨物的掛車。
加尿素。檢查篷布。兩位師傅相互配合默契。
汕德卡C7H,MC13 540馬力發(fā)動機,12擋自動變速箱,帶液力緩速器。
上牌日期:2018年6月28日
車輛上路時間:2018年7月2日
截止2019年10月11日車輛行駛里程:61萬公里
車輛所屬公司:煙臺群利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利物流)
駕駛員配置:一車三人,輪休。
線路:煙臺——武漢,往返2400公里。一趟時間不超過40小時。
運輸方式:高速甩掛
記者跟車當天,前一夜武漢下了不小的雨,對于緩解今年的旱情,這場雨功勞不小,然而對于物流人來說,下雨的路面要更加當心,同樣的公里數(shù)要耗費更多的精神,同時油耗也會高一些。當天,魯FAC533兩位師傅是姜桂勇和陳振興,他們都是有著豐富駕駛經(jīng)驗的老師傅。
左起:陳振興師傅、姜桂勇師傅、群利物流武漢分公司姜經(jīng)理
9:39,魯FAC533駛出物流園大門,目的地:煙臺
當天早晨,魯FAC533在武漢群利物流園區(qū)停歇時間不超過三十分鐘即完成了換掛車,加尿素等全部準備工作。甩掛運輸要想出效益,出色的地勤保障是基礎(chǔ),像汕德卡這樣專為高效運輸而生的高效重卡,要想體現(xiàn)車輛的最大價值,就得讓他不停的跑。
煙臺到武漢全程1200公里,群利物流跑這一專線的車輛,單程時間不超過20小時,往返2400公里不超過40小時。往前倒退十年,這樣的運輸效率還出現(xiàn)在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
1個月=24×30=720小時
滿負荷單月往返趟數(shù):720小時÷40小時=18趟
滿負荷單月行駛里程:18×2400=43200公里
姜桂勇師傅是親手接回該車的歷史見證人,2018年6月28日,新車上戶,2018年7月2日上路運營,截止目前,只有春節(jié)期間休息了7天,其他時間全部都在路上。必須要說的是:汕德卡的高出勤率保證了群利物流的高效率甩掛運輸。有朋友可能要懷疑這個數(shù)字是否真實,在這里,記者可以負責任的說:絕對真實!
日夜兼程,披星戴月,甩掛運輸?shù)母邚姸入x不開三個有力因素的支撐:一是充足的貨源;二是車輛品質(zhì)過硬出勤率高;三是駕駛員的辛勤付出。群利物流目前為一部車配置了三名駕駛員,每次出車兩人,輪休一人。
群利物流在煙臺地區(qū)是率先開始嘗試甩掛運輸?shù)奈锪髌髽I(yè),據(jù)總經(jīng)理姜仁嬌先生介紹,公司業(yè)務一直穩(wěn)步增長,“高峰期,一共有80多部車在群利物流拉貨。去年開始,客戶的出貨量開始減少,我們也開始自己買車自己跑,甩掛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同時自營車輛可控性高,物損降低不少。”
國貨當自強,群利物流組建自營車隊的購車目標,最初是進口車,后來,姜總看到汕德卡26個月100萬公里無大修的新聞后備受鼓舞,于2018年6月提了兩部汕德卡540馬力牽引車,7月2日正式上路開始運營。“很好,兩個車目前都60萬公里了,車況很好,速度和油耗都能滿足要求,我認為跑干線物流,汕德卡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對于這個選擇,姜總很滿意,而且,他告訴記者,以后買車只認中國重汽。
姜總對汕德卡的認可,記者在姜桂勇師傅這里也得到了印證。姜桂勇師傅在旅途中向記者介紹魯FAC533的運營情況。“去年6月28日上好戶,7月2日開始上路,中間只有春節(jié)休息了7天,其他時間每天都在路上。正常的話,煙臺到武漢單程在16-20個小時之間,這段路車流量不大,像是五一和十一這樣的節(jié)假日路上車也不多,基本上不會堵車。所以每趟我們都能保證時間。”
“目前60萬公里了,整車沒有問題,換過三個張緊輪,這都是屬于易損件,像我們這么高頻率的用車情況,易損件得經(jīng)常檢查更換。有一次在臨沂那邊高速上張緊輪壞了,從給服務站打電話到車輛修好再啟動,一共用了四個小時。汕德卡的售后服務很不錯,這個效率我感覺很棒。”姜桂勇師傅還特別表揚了汕德卡的舒適性,“這個車舒適度很好,要是挑毛病,我覺得內(nèi)部空間可以再優(yōu)化一下,像我們跑甩掛的吃住都在車上,鍋碗瓢盆東西多,如果可以多一些儲物空間,把我們的日常用品分類擱置就完美了。”
沿途的風景四季變化,車內(nèi)的油壺空了又滿,滿了又空,在時光中,姜桂勇師傅的光陰定格在汕德卡的駕駛室里。“公司要想保證車況,最好是一輛車固定駕駛員,這樣對車的保養(yǎng)最好。如果頻繁更換駕駛員,車況沒法保證,運輸時效也沒法保證。”作為老司機,姜師傅對車輛日常保養(yǎng)很用心。
四個小時換班,兩位師傅馬不停蹄,一路平安,于12日凌晨5點35分到達群利物流煙臺總部,全程用時19.5小時。
似火的朝霞中,魯FAC533靜靜地等候下一趟路程,無言的佇立中,向26個月100萬公里無大修的汕德卡百萬記錄發(fā)起沖擊。
10月12日,8點,魯FAC533從煙臺發(fā)車,駛向武漢。
請繼續(xù)關(guān)注《卡車之友網(wǎng)》后續(xù)報道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