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生鮮電商是行業(yè)比較熱的話題。大家都說:生鮮是高頻的貨物。像3C雖然說客單價比較高,可是購買頻次較低。所以說要高頻打低頻,大家都會看中生鮮。
對于生鮮電商來講,其實我們現(xiàn)在也在嘗試去做。做生鮮電商,我們覺得有兩個關鍵因素可能對生鮮的影響比較大。
1、產地,商品標準化
生鮮的產品如何標準化,如何做品質的界定,如何做商品的界定?如何做成標準化,這可能是制約生鮮電商比較大的因素。
2、銷地,冷鏈宅配
為什么一定要突出“宅配”?其實生鮮電商的根本是“2C”的,是要進到千家萬戶,到每一個家庭里去。所以如何把生鮮或者是需要冷的,需要保溫的商品送到人的家里去,這對最后一公里的挑戰(zhàn)是比較大的。
雖然我們做普通貨物的最后一公里頗有心得,但是對做“冷”的貨物最后一公里,甚至不是最后一公里,而是最后一百米,要怎樣送到家里面去?確實需要跟大家一起研究,或是整個行業(yè)大家一起去探討。
做冷鏈宅配,其實真正的制約因素或者說最難解決的兩個問題:
第一是多溫層的溫控。因為對于生鮮有冷藏、冷凍,還有一些常溫,甚至有一些是鮮活的,你如何能保證把溫度控制好,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配送成本。溫度控制好了,然后能不能把成本降下來?因為生鮮電商跟3C的電商不太一樣,我們做3C客單價非常高,客單價基本上都是幾百上千塊,所以配送成本高一點能夠受得了。
對于生鮮電商來講,因為是高頻,因為是每天家里吃飯要用的,所以客單價不會太高,正?蛦蝺r三五十塊錢就是比較高的了,一百塊錢可能是極限,對物流的成本要求比較高,要想把冷鏈宅配的成本降下來,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訂單的密度
提升訂單密度,降低每一個訂單的運輸距離或者叫配送距離,把成本降下來。
操作標準化
因為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一件非常耗人的事情,在一個城市大概有幾千名,甚至上萬名的配送人員。對他們來講,只有操作標準化,才能把成本降的很低。如果需要很多的特殊操作、個性化操作,對成千上萬的基層派送員來講,成本是巨大的。
核心問題是我們先要解決訂單的密度問題。如果密度大,就會帶來很多相關的問題。訂單的密度越大,每一個訂單派送的距離越短。實際上我們是讓每個快遞員、派送員派送半徑越來越短。
如果把所有的冷鏈貨物交到每一個快遞員手里,這個快遞員的派送半徑越小可能需要的分點次數(shù)越多。假定在一個城市我需要三千名快遞員,我不可能通過一級分揀就能把貨分三千份到每個人手里。我可能第一次只能分三十,我先把手頭的貨分三十份,然后每三十份再分三十份,甚至可能需要三級再分三十份才有可能把貨分下去。所以如果一個城市訂單密度足夠大,快遞人員足夠多,通常需要2-3級分揀才能夠低成本把這個貨物準確、快速的交到快遞員的手里。
對于多級冷分揀的解決方案
1、設立多級、多溫層冷分揀場地
目前整個市場上制約冷鏈宅配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冷分揀。冷庫已不是多大的問題,多溫層冷庫現(xiàn)在可以解決。終端的快遞員,資源也有。其實現(xiàn)在整個市場上最缺的是分揀場地,尤其是冷的分揀場地。因為分揀需要的場地和操作,跟冷庫儲存做倉儲需要的不太一樣。
冷分揀要去解決,第一個想到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 —去建。我就在一個城市里建多級的,一級、二級、三級的多溫層的冷分揀場地。從優(yōu)點上來講,這個是最可控,全程的溫度非常容易做到。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
多層溫的冷鏈分揀場地一定是在區(qū)域訂單密度最高的地方。因為我們的冷鏈宅配訂單在一個城市不可能是均勻的,一定有密度高的地方和密度低的地方。你只能在密度高的地方建一些冷點分揀場地,但是大量的訂單密度不高的地方怎么辦?
2、將冷鏈包裹常溫化
解決一個包裹的問題,相對來講比解決場地的問題要容易一些。如果能夠把冷鏈包裹常溫化,通過去溫技術也好,保溫技術也好,我們能夠把冷鏈的包裹在一個時間內常溫操作,那么它就可以與普貨混合分揀,這樣成本會比較低。尤其是在冷鏈訂單密度比較低的地方,可以跟普通訂單混合,提升區(qū)域訂單密度。
但是這個缺點也比較明顯,因為包裹的溫度控制,肯定是比使用冷藏車、使用冷庫要難。包裹無源續(xù)冷的技術相對比較高,如何無源續(xù)冷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尤其是城市比較大的時候怎么去保持,這個需要在科技和技術上投入大量研究。
3、冷庫前置,減少分揀環(huán)節(jié)
未來可能更有發(fā)展的是什么呢?是把冷庫前置。
現(xiàn)在的包裹生產距離客戶,距離最終的用戶還是有點遠,所以才需要多級分揀。如果我們把冷庫往前置,然后把包裹的生產盡可能貼近千家萬戶,我們在離住宅最近的地方去實現(xiàn),這樣整個訂單的派送地址比較短,可能我們分揀的環(huán)節(jié)自然就省掉了。
但這需要我們把倉儲型的冷庫,尤其是一些大的倉儲型冷庫怎么樣往前做,做一些小型冷庫、前端冷庫,包括O2O怎么樣結合,跟線下的門店怎么樣結合?這也是一個解決我們多級冷分揀的方法。
從目前我們的嘗試和整個行業(yè)來看,目前,冷鏈宅配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但是我們覺得我們是對生鮮電商來講,我們還是要繼續(xù)的把冷鏈的成本和冷鏈的風控做下來,在座的很多專家、學者與企業(yè)家們,也希望我們一起去想更好的辦法、更多的措施,把冷鏈宅配的成本降下來,帶動整個生鮮電商進一步的發(fā)展。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