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運輸

科技牽手物流 給快遞業(yè)一個全新“大腦”

日期:2017-04-18     來源:互聯(lián)網     作者:佚名

網上購物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事。當下,網絡零售、快遞服務異軍突起,但面臨信息交換不順暢、損耗高、“用工荒”和“用工貴”等難題。日前發(fā)布的《2017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fā)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年來物流行業(yè)廣泛應用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機器人技術、移動信息服務和位置服務等新興技術;以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引導,通過信息聯(lián)通、資源共享、智能化應用等措施,有望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從增長速度看,2016年的快遞業(yè)務量是網絡零售額的2倍。這份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和菜鳥網絡、阿里研究院共同發(fā)布的國內第一份智慧物流報告推測,快遞業(yè)務增長率高于網絡零售增長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包裹對應貨值進一步降低,包裹數量進一步碎片化;二是移動社交網絡蓬勃發(fā)展,大量基于移動社交網絡的商品交易尚未納入現有電商統(tǒng)計范疇。

 

598-1F41H3301T45.jpg


在傳統(tǒng)經濟條件下,流通業(yè)的發(fā)展是依賴于所在的地域。電子商務平臺興起后,由于其天然具有統(tǒng)一大市場、大流通的屬性,使得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時間均可達成交易意向,地理位置不再重要。如阿里巴巴集團2016財年電商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臺。


“這是流通革命帶來的物流屬性的根本性改變。”菜鳥網絡CTO王文彬說,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下,物流主要指以大批量貨物為主的運輸和倉儲。電子商務興起后,小包裝、多頻次的包裹快遞需求持續(xù)擴大,物流碎片化特征開始顯現。


據阿里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網絡零售額將超過10萬億元,未來5年左右全年包裹量有望超過1千億件。按目前勞動效率推算,電商物流從業(yè)人員需求將超過600萬人,發(fā)展智慧物流更顯迫切。


網絡零售、快遞服務業(yè)總量巨大,發(fā)展前景可觀。但《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物流業(yè)信息化程度整體不高,全國7000萬家中小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之間缺乏信息互聯(lián)互通,“信息孤島”現象突出。供求信息不匹配、信息交換不順暢、供應鏈傳導不及時,勢必增加企業(yè)成本、降低效率,嚴重影響服務質量。


智慧物流是以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引導,通過信息聯(lián)通、資源共享、智能化應用等措施,實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目的!秷蟾妗凤@示,智慧物流是物流業(yè)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只有打通信息聯(lián)通渠道,推進信息開放共享,智慧物流才具備成長的基礎。


與整個物流行業(yè)相比,以智慧物流理念為指導的電商物流表現優(yōu)異,年度增速超過50%,從業(yè)人數超過200萬人,服務質量、物流時效和效率水平居領先位置。


智慧物流不但提質、增效、降本成效顯著,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民生產總值(GDP)比率為14.9%,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這表明2016年每萬元GDP所消耗的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90元,比上年下降6.9%。王文彬分析道,從電商物流來看,成本降低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運輸組織方式的改變和供應鏈優(yōu)化。如菜鳥網絡加快建設智慧縣域物流網絡,整合資源,農村配送成本預計每單至少降0.5元;二是開展農村集貨配送模式,配送成本較純包裹配送降低50%以上。菜鳥網絡提供的智慧供應鏈服務能幫助商家提高庫存周轉率1/3以上,線上線下一盤貨打通后,線下門店幾乎可以做到零庫存銷售,商品數量整體減少30%。


智慧物流使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履約率是指正點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比例,王文彬說,2015年“雙十一”當天包裹物流履約率超過60%,到2016年“雙十一”時,該比例提升到85%左右;2016年與2013年“雙十一”對比,1億件包裹簽收時間減少了近3倍,這都得益于大數據等的支持。


在快遞包裝中,“大材小用”、過度包裝現象較為嚴重,回收使用率極低。海量快遞包裝對環(huán)境的破壞已逐漸引起社會關注。據統(tǒng)計,我國一年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可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僅封箱膠帶就可繞赤道數百圈……


環(huán)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說,我國已成為網絡購物最發(fā)達的國家,但在生產、流通、倉儲、消費和回收等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著大量資源能源消耗、浪費現象。應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推進綠色包裝、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回收,大幅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xié)會副會長王繼祥表示,“大數據讓綠色物流落地”。如菜鳥網絡等開發(fā)出智能打包算法技術,合理安排箱型和提供各類商品合理擺放方案,相比人工判斷,每件包裝平均可節(jié)省5%以上的耗材。光是2016年“雙十一”一天,就可節(jié)約3000萬個包裝箱,相當于少砍伐10萬棵樹木,全年節(jié)約紙張消耗費用約12億元。


據悉,菜鳥網絡聯(lián)合圓通、申通等國內外32家物流合作伙伴成立菜鳥綠色聯(lián)盟,啟動“綠動計劃”。聯(lián)盟明確提出,到2020年,爭取行業(yè)總體碳排放量減少362萬噸,50%的電商包裹包材替換為綠色包材。開發(fā)全生物降解塑料包材、免膠帶紙箱,設“綠色行動包材回收區(qū)”,計劃在千所高校實現紙箱循環(huán)利用等。截至目前已有近50萬綠色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


近年來,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技術、機器人技術、移動信息服務和位置服務等一批新興技術在物流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各大公司紛紛加強對物流未來科技的研發(fā)投入。如申通義烏分撥中心試驗350個機器人在2000平方米的倉庫同時作業(yè),1小時可分揀18000個快件。王文彬說,可以預見,物流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工荒”“用工貴”等難題。


                                  

  • 【責任編輯:卡友】

驗證碼: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卡車之友",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卡車之友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卡車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不良信息舉報 頻道信箱 給我們提意見 新版首頁上線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版權所有 卡車之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卡車之友網站 京ICP備1204618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5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