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卡業(yè)“駛入”2010年,迎來第一輛重型汽車誕生5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1960年4月15日,我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JN150在濟南誕生,它的締造者就是中國重汽的前身――濟南汽車制造廠。至今,曾經(jīng)參與過第一輛重型汽車生產(chǎn)的老重汽人,依然激情澎湃。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重型汽車一直是空白。上世紀五十年代,濟南汽車制造廠作為一家已有20年汽車維修、汽車零部件制造歷史的小廠,開始了自己的汽車夢想,從國家汽車局爭取到重型汽車的項目。
1960年4月15日,一個載入中國重卡業(yè)史冊的光輝日子,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 黃河牌JN150型8噸載重汽車試制成功。
時至今日,已是84歲高齡的王子開老人回憶起這段充滿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依然感慨萬千。1959年,時任廠長的劉德惠與王子開爭取到8噸載重汽車的生產(chǎn)計劃,隨后從交通廳要下來兩輛樣車(斯柯達706系列),一輛拿來“解剖”,另一輛供設計者測繪畫圖。就這樣,開始了黃河JN150,也是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的生產(chǎn)研發(fā)。
當時正值經(jīng)濟困難時期,國家沒有任何投資,濟汽職工憑著滿腔愛國熱情和造國產(chǎn)車的志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用40天時間繪出幾百張草圖,靠簡陋的設備和手工生產(chǎn)出幾千個零件。
駕駛室沒有模具,就采用老辦法:先敲一個車殼,然后在外面附上水泥,硬化后把里面車殼拿掉,這樣就做成一個簡單的水泥模具,這套模具在那個年代用了很久。
為了生產(chǎn)JN150,廠里特地成立革新車間,自制了百多臺專用的組合機床。終于在1960年4月,試制出2輛8噸汽車,定名為黃河牌JN150型汽車。1962年,黃河JN150再一次進行2.5萬公里路試,但這次只花了兩三個月,總體質(zhì)量過關,達到預期設計目標。
1963年3月,濟汽人迎來JN150鑒定會。鑒定班子由當時的汽車局副局長帶隊,聚集了全國汽車行業(yè)的專家代表。鑒定會開了半個月,當?shù)弥Y著全廠人心血的中國第一輛重卡通過鑒定驗收時,歡呼聲響徹廠區(qū)。
同年11月,一機部批準該產(chǎn)品定型,可批量生產(chǎn),當年生產(chǎn)30輛,1964年達到148輛,1966年達到650輛。當年1月,朱德委員長到濟汽視察,親筆為黃河汽車題寫了“黃河”車名。
1960年5月,毛澤東在山東視察,得知濟南汽車制造廠剛剛試制成功黃河8噸載重汽車,提出要看一看。當時,濟南珍珠泉正舉行山東省技術革新、技術革命最新成果成就展覽。5月4日下午4點多,毛澤東一行來到現(xiàn)場。看過內(nèi)燃水泵、高揚程水泵、土發(fā)電機、沼氣客車等“雙革”成果后,毛澤東快步來到披紅戴花的黃河8噸載重汽車旁,邊看邊聽介紹。在得知眼前這臺車填補了國家大型載重汽車的空白后很高興,他說,很好!要發(fā)奮圖強,自力更生。陪同毛主席視察的李先念副總理說,中國人有志氣,工人階級有能力。
五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重組后的中國重汽繼續(xù)堅持走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其自主研發(fā)的與國際技術水平接軌,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新一代重型汽車HOWO系列重卡運用了110多項專利技術,代表了中國重卡行業(yè)最高水平。HOWO重卡不但在國內(nèi)市場上穩(wěn)居行業(yè)第一,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xiàn)出色,成為我國重卡行業(yè)中出口規(guī)模最大的自主品牌車型。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