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四屆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文化創(chuàng)意行業(yè)總決賽在四川成都收官,珠海的“空谷”創(chuàng)業(yè)團隊在總決賽的32家團隊中脫穎而出,闖入十強。他們的參賽項目,正是這兩天剛在珠海南方軟件園吊裝完成的Bee+集裝箱創(chuàng)新青年業(yè)態(tài)。這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由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的一幫“90后”組成,多數是剛畢業(yè)的學生,也有在校生。

餐飲起家瞄上聯合辦公空間
Bee+是集聯合辦公空間、文化活動平臺、體驗式服務配套、青年社群于一體的聯合辦公空間,最大特色是由集裝箱組建而成。在項目現場,三十多個以黃色為主色調的集裝箱拼接堆疊在一起,在園區(qū)內格外顯眼。
“集裝箱是從佛山生產廠家運過來。我們設計,交付他們生產,一共由36個集裝箱組成。”項目負責人之一,珠海市蜜蜂科技有限公司對外聯絡官羅怡婧說。
“空谷”創(chuàng)業(yè)團隊由UIC的一幫“90后”大學生組成,團隊結緣于公益,2012年6月他們募資100萬元,并爭取到當地政府支持,成功為貴州省畢節(jié)陳家寨的孩子們建立起希望小學。2013年,團隊發(fā)現唐家灣輕軌站附近餐飲稀少,便在餐飲業(yè)進行嘗試,涉及火鍋、西餐等4家店,今年預計總收入將突破3000萬元。

“餐飲公司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我們想找一個辦公地點,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地方,當時又說起聯合辦公空間的概念,就說不如做一個這樣的項目。”提起發(fā)起B(yǎng)ee+項目的緣由,羅怡婧如是說。
三層集裝箱面向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
Bee+集裝箱創(chuàng)新青年業(yè)態(tài)主體是由36個集裝箱組合而成的聯合辦公空間,共高3層,占地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臻g內包含100個辦公工位,1間創(chuàng)意餐飲、1間空中清吧、1間全透明盒子健身房,在3層頂部還有一個300平方米的空中花園。
羅怡婧解釋,Bee是蜜蜂,是勤勞的個體,也是團結一致的群居動物,“+”使這個空間更加富有想象力;項目面向企業(yè)(產業(yè))園區(qū)、高校園區(qū),連接青年人,為20—30歲青年人打造新的生活方式,預計在2015年12月24日投入使用。
之所以選擇集裝箱作為建筑材料,是考慮用集裝箱打造辦公空間就像堆樂高積木,首先給人一種很酷的感覺。其次集裝箱的定制生產較傳統建筑成本低,施工周期也大大縮短。
考慮到集裝箱直接面對戶外暴曬,鐵皮容易發(fā)熱的問題,他們采用的集裝箱配備隔熱層,使用了PU材料,能夠達到傳統磚墻建筑80%—90%的隔熱效果。同時,在空間內安裝了中央空調和恒溫系統,使得空間內部的溫度和舒適度得到保證。
按位出租拼配套服務
硬件已經建起來,怎樣招商與運作?項目市場負責人、UIC大四學生張熙淳告訴記者,與普通寫字樓按面積出租的方式不同,Bee+集裝箱項目按照公位出租,也就是按座位來算,可長租或短租,預計每個公位每月收費四五百元。這個費用包含了均攤公共面積及相關體驗配套服務。

“雖然價格不一定比寫字樓便宜,但我們拼的不是價格,我們會提供豐富的配套服務,相關資源連接以及文化平臺的搭建。”張熙淳信心滿滿。
同時,他們也推出了一個針對青年的“相互進步”計劃,來這里辦公的個人或團隊,在某方面取得了被認可的成就,也可得到相應的租金折扣。
Bee+集裝箱項目的收入不僅來自租金,還有相關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技能培訓、興趣類課程培訓收入,企業(yè)活動、策展的廣告收入。張熙淳表示,珠海南方軟件園園區(qū)有200多個企業(yè),6000多個員工,周邊活躍著4所高校的學生。他們會有技能方面的提升需求,財務、電腦、商務英語、健身、插花等培訓都可以舉辦。
目前Bee+項目招商工作剛剛開始,前來咨詢人群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大企業(yè)在珠海的項目小組;一類是創(chuàng)業(yè)者,比如“空谷”團隊在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認識的朋友;還有自由工作者,比如設計師。該團隊表示,Bee+項目已投入300萬元,來自之前做餐飲的利潤。作為第一個嘗試,他們先把珠海的項目弄好,明年再進行融資,之后爭取在全國再做5個青年集裝箱業(yè)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