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色综合网站_2025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_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第一页_av资源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卡車之友網(wǎng) 首頁 > 卡車文化 > 正文 返回 打印

\"老古董\"出來曬太陽 不忘歷史才能進步

張小莎  2015-08-03 10:16:59  中國汽車報網(wǎng)

它們原本應在博物館。但2015中國(包頭)卡車文化節(jié)主辦方卻把它們從北京接到塞北鹿城,讓它們曬曬太陽,講講歷史。

 

1.jpg


除了卡車展、房車展,卡車文化節(jié)還有一個特殊的車輛展示,即老爺車展。盡管規(guī)模不大,僅有兩車參展,但人氣卻一點也不差。


從“相貌”上來看,兩輛老爺車雖已老態(tài)龍鐘,但仍精神矍鑠,一輛身披軍綠色外衣,一輛藍色長頭卡車牽引著一節(jié)粉白相間的車箱。如果您親臨現(xiàn)場或者想象力夠豐富,那么能夠大致猜得出,一輛是上世紀60年代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chǎn)的NJ230,另一輛則是來自匈牙利的卻貝爾D352。

 

2.jpg


“老古董”散發(fā)耀眼光芒
卡車歷史是卡車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或許就是主辦方之所以不辭辛苦,舟車勞頓將兩輛應在博物館里安享晚年的老爺車請到現(xiàn)場的原因所在。從外觀上來看,兩輛老爺車帶給人們很大的視覺沖擊感,不是另類、也不是怪異,而是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和一種文化。


在偌大的卡車展示現(xiàn)場,一款款錚亮發(fā)光的有很高技術水準的新車型,代表著我國當前最尖端的卡車制造水平。面對這些“小鮮肉”,老爺車的光輝并沒有被阻擋,而是愈發(fā)耀眼。“這是一輛外國車嘛,我們國家現(xiàn)在的卡車早就超過它了。”當記者問一位年紀較大的卡友認不認識這輛房車時,他對中國民族卡車工業(yè)的進步,表現(xiàn)出信心十足的樣子。


不知有多少人有軍車情結,軍用卡車是我國卡車歷史中最濃的一筆。而此次這款軍車的亮相,更是把“軍人”品質演繹得爐火純青。在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chǎn)的這款軍用卡車身上,能夠找到中國卡車最原始的影子。“這輛南京躍進依然可以正常行駛。”當記者得知此車仍“寶刀不老”時,不免唏噓。不僅記者驚嘆,現(xiàn)場的不少年輕卡友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很想體驗一下。”


這些老爺車是卡車歷史留下來的“活化石”,盡管它們已經(jīng)被時代所淘汰,不能再作為生產(chǎn)資料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但是,能夠亮相卡車文化節(jié),是他們在用最后的氣息,為后人講述著卡車的歷史與文化,直至耗盡生命,這也是它們價值的體現(xiàn)。


不忘歷史,才能更好進步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卡車,伴隨著汽車工業(yè)歷史60年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從小變大。


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時我們沒有屬于自己的汽車生產(chǎn)廠。1950年,我國與蘇聯(lián)政府商定,由蘇聯(lián)幫助我國建設一座現(xiàn)代化的汽車制造廠。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產(chǎn)解放牌汽車駛下總裝配線,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同年,濟南汽車制造總廠成立,并于1960年生產(chǎn)制造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1969年,第二汽車制造廠成立,廠址在湖北十堰,并在六年后的1975年生產(chǎn)出2.5噸越野車,1978年,二汽制造出5噸民用車……經(jīng)過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中國重卡在逐漸成長。90年代,中國汽車市場掀起合資潮,卡車企業(yè)也不例外,通過合資,中國卡車整體技術水平得到又一次提升。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卡車第一生產(chǎn)大國,卡車文化也越來越受關注。中國人的卡車強國夢正在一步一步實現(xiàn)。而老爺車的展示,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不忘歷史,努力進步。



/photo/201508/1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