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花小錢讓自己的輕卡裝扮的更有“比格”?
小編提供的最好的答案恐怕是買一輛時尚高端且國五的車型。至少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它讓你一勞永逸。

也許你會問,輕卡國五的標準至今尚未施行,為何要提前消費?理由是,國五標準大規(guī)模、全范圍施行的時間很有可能將在腳步聲臨近的2016年正式實施。不過,也有很多人意淫,心存幻想,國五排放能否像之前國三、國四排放的執(zhí)行那樣“妖”,一再被推遲與拖延?至少在兩三年內實施沒戲。可實際是,這只“妖”正加速向現實推進。
5月25日,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三部門,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實施重型柴油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的公告,規(guī)定2015年6月1日起,申報北京環(huán)保目錄的重型柴油車需符合國五標準。京V的面世,使國五從各種凌亂的猜想中逐步有了現實的基礎。
卡車之友網了解到,雖然2年前,環(huán)保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悄不聲地發(fā)布了《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決定標準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可聯想起最近幾年,國內因霧霾天氣而積累的大面積民怨以及轟轟烈烈展開的大面積治理,在加上北京提前實施國五標準的風向標意義,全國大面積提前實施國五排放標準的概率顯然風聲鶴唳。

說到國五實施對輕卡用戶的各種影響,一定是一件讓客戶“不舉”難以興奮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客戶的錢包又要縮水。毋庸置疑,國五輕卡比國四輕卡要貴,貴多少,請各位看官自行去心水品牌經銷商處腦補。小編的統(tǒng)一的回復是,至少需要2萬元以上。
原因何在?
或許每一輛國五輕卡都必須學會TDCI(電控高壓共軌)+ DOC(氧化催化轉換器)+ SCR(選擇性催化還原),TDCI(電控高壓共軌)+ EGR(廢氣再循環(huán))+DPF(微粒捕集器)+DOC(氧化催化轉換器)這兩種技術,否則就有可能會被市場K.O,直接淘汰出局。因為國五標準過于“生猛”。與國四排放標準相比,機動車國五標準進一步提高了排放控制的要求,其中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的限值嚴格了25%到28%,顆粒物的排放限值嚴格了82%,并且增加了污染物控制的新指標顆粒物粒子的數量。
顯然,通過更先進的技術實現更環(huán)保的排放,企業(yè)需要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所有參與者只剩兩種選擇——留下或退出,再沒有中間過渡路線,國家退黃轉綠的決心已然昭昭。這無異為良莠不齊的輕卡行業(yè)默默劃出了一道涇渭分明的淘汰線,只有達標者才能獲得入場資格。
如此看來,國五標準很難再出現國三時代“妖來了”的亂象。每一次排放升級,都是對行業(yè)既有格局的重新洗牌。尤記輕卡國二向國三切換時,由于一些企業(yè)對環(huán)保法規(guī)理解不足、產品技術儲備能力受限,全國各地曾出現不少亂象,用戶也是被折騰得丈二摸不清頭腦。一會兒擔心自己花高價買了臺假國三回來,一會兒擔心真國三車有事沒事耍耍小脾氣往那一趴,這哪是買了臺“賺錢機器”,簡直就是請來個“祖宗”回家!

行業(yè)“磚家”表示,以前的亂象情有可原:一方面,國三與國二車輛從外觀上來看相差不大,相關管理監(jiān)測機構的執(zhí)法意愿、執(zhí)法強度還不是那么高;另一方面,用戶也更傾向于購買價格較低的產品,極少考慮整個輕卡生命周期的成本,因此不少企業(yè)還能夠在一些邊緣地帶活躍。
那么如今呢?用戶最關心的當然是,現在還會不會有花冤枉錢當冤大頭的可能性?
相關“磚家”又表示,國四造假都很難,更別提國五了。為什么?除了上面提到的應用了諸多復雜、復合的技術,“相關部門”好歹已經有所作為了,政策的擦邊球越來越不好打。而且國五車要背尿素的,尿素罐那么大一裝置,從外觀上就能辨出真假。企業(yè)當然不傻,挖空心思抄捷徑顯然比踏踏實實下苦功提高產品競爭力的代價要大,誰造假誰尼瑪才是真傻。
當“強奸”變得不可避免,有沒有可能將它視為一種“享受”?越來越成熟、越精明的用戶也發(fā)現,游走于灰色地帶其實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本來從國四開始,各品牌輕卡之間的價格差距就被壓縮得只剩下零距離的美好。價格差不多的當然選性能更好的;性能差不多的當然選價格更便宜的,性價比這個算盤珠他們撥得比誰都快。于此,以往那些因為價格較高而被埋沒后宮的“佳麗們”則開始乍露芳華了。

先上堂數學課。今年上半年,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福田、江淮、江鈴。前兩位的福田、江淮在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下能夠繼續(xù)保持江湖地位,說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輕卡行業(yè)的“大佬”,這兩家企業(yè)在市場研究、技術儲備、產品布局、營銷組織等方面的能力十分彪悍。“盡管今年市場形勢不好,國四輕卡還是為商用車板塊的整體業(yè)績做出了貢獻。”兩家輕卡公司的相關營銷負責人跟事先商量好了似的“默契”表示,國四以至未來的國五市場是必爭的蛋糕。
江鈴則在行業(yè)整體下滑的形勢下,實現了逆勢增長。在時光飛逝的既往,江鈴輕卡的價位較高是不爭的事實。但國四一來,競品則紛紛被動漲價,造成的現實是,一些品牌漲價后的價格甚至比高端的江鈴還要高。如,江鈴輕卡的主打產品順達目前的價格為7萬元左右,競品的價格則高達8萬多。
國五時代下,廠商的成本大相徑庭,購置價格上沒有文章做,能出的牌也許只剩下運營成本了。這對于客戶來說,也許是福音,這意味著客戶的錢的確花在了刀刃上。于是,那些高品質、低油耗、可靠性還不賴的“高端”輕卡就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這么解析也許最恰當。如果把國四到國五當作一場跨欄比賽,用戶首先要跨越的是既有車型升級,每臺車平均要增加的五六千元購置成本。而添加尿素帶來的使用成本的增加,更是攤在用戶眼前的一道繞不過去的坎。高達七八元一升的尿素和無處可尋的尿素加注站,讓人“想說愛你不容易”?墒,如果不定期加注尿素,整車性能勢必受到顯著影響。“壓力山大”的輕卡用戶們也許再也沒辦法像從前那樣,只考慮看著爽不爽,還得多想著點“干”著究竟爽不爽。
不可否認,江鈴極少逼叨“國五是否為輕卡行業(yè)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的話題,因為借助排放法規(guī)的逐步升級,江鈴其實就是市場的既得利益者。鑒于在實現國五的必經線路上,事先進行的細致備課,江鈴最近幾年發(fā)展迅猛。
數字不說謊。2012年,江鈴輕卡的市場占有率僅為6%,今年上半年則達到了15%。速度的上升顯然是借助了國四實施的福氣,坐著火箭蹭蹭地上升。顯然,在國三價格戰(zhàn)的時代,江鈴就率先一步進入了性價比時代。
不過,性價比說起來輕松做起來難,不少廠商為此可謂是嘔心瀝血。換句話說則是累到吐血。小編當然不會告訴你,國五實施,執(zhí)法再嚴,產品再好,還是有“三桶油”這幾只大老虎攔路。他們不提高煉油技術,就意味著客戶的愛車喝不上達標的油,隨時可能變成大頭娃娃去維修站就診。

這個問題確實有些“滴汗”。不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即便已經領先,江鈴輕卡也得拿出愚公移山、拼搏不已的奮斗精神。去年就聯袂博世在全國發(fā)動100多家經銷商,開展了針對性的油品測試項目,以便使發(fā)動機能夠更好地滿足國五階段輕卡用戶的實際應用需求。這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喝的是地溝油了!
想到這,小編也是醉了。反正,早來晚來都要來!國五這只“妖”不如早來,靴子落地也許心里更踏實。盡管要多花一些銀子,可客戶們終究卻可以提前把更能生蛋的金娃娃抱回家!